欢迎来到宜居网 用户登录 注册账号
联系我们 关于宜居网

自贸区一年 森兰成最大受益者

发布时间:2014-10-17

“利用自贸试验区的产业发展优势,联动森兰区域,促进自贸试验区逐步融入上海市北部地区功能,打造成为以国际贸易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功能为主,商业、商务、文化多元功能集成的国际贸易城。”
这是9月18日上海市公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中的一句话。
上面并不是孤例。从2013年9月29日自贸区挂牌至今,一年来,“自贸区”的每次出现几乎都与一个叫“森兰”的词紧紧绑在一起。
森兰为自贸区的生活配套区。一年来,自贸区的框架落地、制度创新、配套建设等诸多行动,不断影响着森兰的发展速度、居住品质和人文氛围,促使其成为上海居住版图最清晰的发展方向。
土地价值飙升 房价年涨幅达20%
“未来3年自贸区及同区位土地价格将翻番。”
早在去年,地产行业的研究机构就对森兰土地价值给出了极高的预期判断。
一年后,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的这句话得到应验。
2014年8月的一笔自贸区房地产在建项目交易显示,自贸区一在建办公楼3年身价已经暴涨5倍以上。
2014年9月,德佑地产市场研究部监控数据给出了同样的答案:2014年1-8月,森兰·外高桥板块房价年涨幅21%,不仅是全市房价涨幅的2倍以上,更领涨自贸区各大板块。
随着自贸区价值的进一步释放,拥有自贸红利、规划利好、生态优势的森兰,后期价值上涨将愈加明显。
新型商业业态,成就上海全新地标
自贸区是国家的战略改革高地,但同样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自贸区总体方案》提出:在严格执行货物进出口税收政策的前提下,允许在特定区域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平台。
自贸区挂牌后,众多新型商业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往外冒,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12月,位于外高桥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dig正式营业,此后,全国首个 “跨境通”电商、上海首家保税展示交易平台森兰商都等均在自贸区落地生根。由于具备价格、品质等优势,直销中心广受消费者认可。
不难发现,自贸区进口商品直销中心的选址,几乎都在森兰国际社区的辐射半径内。随着区域配套水平的提升,森兰已然成为浦东北部的全新商业地标。
高端人群汇聚,加速森兰国际化进程
负面清单的不断完善是上海自贸区一周年的重要成绩:190条缩短为139条,开放程度 “前所未见”。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得以进入。
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底,上海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10445家,新设外资企业1245家,是同期的8.6倍;新增注册资本超过73亿美元,是同期的4倍,其中1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于此。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潮汇聚于此。
作为自贸区核心唯一的高端居住区,森兰国际社区承接着其金融服务的重要功能,许多国际人士、高端客户因工作、家庭、生活方式等因素,选择在此居住或投资。
以香港为例,金融、商贸、咨询等产业导入的高端人群,不仅意味着潜在需求,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居住氛围的国际化提升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由此看来,高端人群导入对森兰的红利效应,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