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宜居网 用户登录 注册账号
联系我们 关于宜居网

90后成购房新力量 置业心态调查

发布时间:2011-07-06

爱房网资讯频道7月5日

70后,住房商品化的幸运儿,依靠自己拼出一套房,有实力的则在忙着换大房子;

80后,结婚生子、三十而立,不少人依靠父母的支持再加上工资无奈地成为房奴,即使“蜗居”依然快乐;

90后,标榜独立、自由、前卫,他们出于什么心态来置业呢?他们靠什么买房?

问题是90后们都在喊买房了,70后、80后们情何以堪……

■他们说80后OUT了,

■他们喊70后“叔叔”

“亲,我不要你当我的房奴”

7月,对于大四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季节。

走过了“执手相看泪眼”的伤感,听过了校长激情磅礴的毕业致辞,秀过了创意无限的毕业照,有这样一句声音也在毕业生中若隐若现:“亲,毕业了,我不要你当我的房奴”。

来自全国就业工作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其中90后占据了一个不小的比例。来自蓉城乃至全国多所高校的数据也显示,和前两年零星的90后毕业生相比,今年无疑是90后开始大规模毕业的一个前哨站。前不久,22所著名学府数千名“90后”大学毕业生献演央视舞台,共唱“毕业歌”……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首批90后大学生正在大规模地步入社会。

和四年前网上网下那场铺天盖地的“90后走进高校”大探讨现象相比,四年后他们的“走出”似乎显得有些悄无声息。事实上,众多90后毕业生们在伤感离别的同时,也并非没有为自己计划未来。

成都商报记者通过两个月的走访调查发现,不少90后和他们的80后前辈一样,在毕业季里对“就业”和“住房”这两个话题最为关注。由成都商报联合新浪微博先行推出的“90后毕业生摸底调查”显示,78%的90后毕业生希望在两年内购房。

这一现象似乎表明,继80后日益成为购房消费主力外,不少90后也已加入这一群体,成为一股不可忽略的生力新军。虽然有少部分90后已由家庭出资购置了住房,但大多数毕业生们仍是无房一族。毋庸置疑,房子是每个即将迈向职场的90后毕业生们首要考虑的问题。毕竟,无论社会角色如何改变,首先都需要一个安身之所。“亲,我不要你当我的房奴”———这句90后恋人爱用的网络语言,似乎也表达了这一代人对于生活的心态。

至今,90后一代都饱受争议,他们被贴满标签且多为负面:脑残、非主流、没责任心,某某某90后网络炫富惹是非,某某某90后美女酥胸写字求降房价……在如此这般的作秀之后,即使已买房或者想买房的90后,都会被认定是“100%的啃老族”。然而,当杨紫从《家有儿女》里的童星转型成熟路线时,当林跃、龙清泉越来越多地亮相国际体育赛事时,当19岁卢驭龙在“中国达人秀”上挥舞神奇的光电之剑时,越来越多的90后都在用行动去证明:请给予我们公正的评论!

相对于70后80后,不少90后得到了呈直线上涨的呵护,这也造就了他们异常独立的个性与思维。他们可以说80后OUT了,可以喊70后为“叔叔”。但不管社会对他们评价如何,现在的这个时代,不可否认地已经被烙上了90后的印迹。

90后开始买房·记者走访

领完毕业证就领房产证?

6月30日,成都商报记者在四川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随机采访了10位90后的毕业生:其中有2人是已经拥有房屋的业主,有3人计划在两年内购房,剩下的人则称暂未考虑。已经离开校园的他们几乎都表达了这样一个心态———找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买房则是一个居住稳定性的问题。

相对于工作,房子的问题似乎更加紧迫。

一位姓张的同学说,他目前已经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因此也将原来的5年后购房计划提前了3年,“我希望在两年内买房,自己攒一点父母给一点,然后自己月供。”“当然父母给啦!我哪儿有钱!”老家在南昌的刘杰新说,毕业之后就没打算回南昌,准备在成都安家立业,而父母也提前为他做好了购房的打算,由父母按揭和支付月供,等他将来有能力自己支付月供时,再从父母手中接过“房奴”的接力棒。不过,好几位接受采访的90后同学也表示“目前还暂时没有考虑买房的事情”。一位吴姓同学说,父母供自己读大学已经很辛苦了,如果现在再要钱买房就太难为父母了,家里实在承受不起这个负担,“等自己工作几年之后攒点钱再说。”

成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90后购房大都是父母买单,而最终再次成为“房奴”的其实不仅有他们还有身后的父母们,“

户型我们选,价格父母谈,钱父母先出”。有网友分析说,80后买房,倾三个家庭之力,勉强购置,其中两个家庭还得是暂无负担的50后、60后,因而买房还比较稳定;而90后买房时,也许他们的父母都还在供楼,以这样的方式购房未免有点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