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宜居网 用户登录 注册账号
联系我们 关于宜居网

近期中国房地产市场动态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0-10-11

  这是整体市场表现,我们从整体上市量、交易量和供需对比关系和各个城市成交的变化,可以看到整体市场成交的表现。

  我们再来看一下正常市场运行情况,因为我们不仅看到微观市场的变化,同时我们要看一下宏观市场整体运行情况。首先看一下土地的情况,1—4月整个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了28.6%,开发面积同比下降了12.2%。开发面积和购置面积双双下降,因为我们企业仍然不是信心十足的拿地、买地,开发。不是这种情况。从两条曲线可以看到,土地开发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增长率变化情况,可以看到今年以来这两个数字都在零以下,一直保持在零以下的水平。

  我们再来看一下土地的招拍挂市场,我们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对全国60个大中城市招拍挂市场进行监测。住宅用地相对于2008年同比下降了31%,而我们成交的住宅用地面积同比下降了57%。这个数字也是可以从招拍挂市场可以看到。这个表是2007—2009年全国60个城市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变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推出和成交几乎都在下降,楼面价格也是负的增长,降的幅度,每个城市不一样。

  2009年1—4月我们仍然有一些地在流拍和流标,2008年全年60个大中城市流拍和流标是1600宗,面积约8000万平方米,规划面积超过1.6亿平方米,相当于07年总供应量的1/左右。初步估计一下,损失的地价是2000亿左右。

  下面的表可以看到流拍和流标的原因。从地价的情况看,这张图表可以看到2007年和2008年同比地价的情况,红色表现下降的情况。看到主要城市2008年招标市场拿到的地价相对于2007年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今年以来,特别是近一个多月以来,也有一些地块出现成交溢价非常高的情况。4月5号一直到5月12号,到5月底不断出现溢价。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下,这些地块全部都是城市中心区的位置,比较好的地块。北京富利拿的地,那块有很好市场把握度,并且有比较好区域市场的认同地。当时也是以很高的价格拿的地,复利进入北京第一个项目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是属于整个市场溢价的情况。开发商经过2008年这轮调整之后,大家都深刻地认识到在大城市的城市中心区市场抗风险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如果在二三线城市市场抗风险度就比较弱。经过这轮市场调整和对市场认识以后,我很多大企业都愿意在大城市的城市中心区拿地。这也是主要的原因,导致最近一个多月以来城市中心区这一块溢价比较高。

  这张图表是百强企业,四五月份拿地的情况。可以看到拿地总体金额没有超过20亿。从总金额可以看到一方面大家还是比较谨慎的,从单价的对比来说,如果对同等地区的地来说,还是有很好优势的。

  这是土地市场的情况,我们再看一下投资的情况,从投资来看,在过去几年当中,哪怕到2008年第四季度,我们房地产投资增长率都在20%,甚至再高的水平,高的时候达到35%。但是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1—4月份累计全国商品房投资增长率只有4.9%。可以看到目前市场投资的积极性性不是那么高。我们对比了一下,过去多少年的投资额增长,这个数字相当于1999年投资额增长率的情况。相当于福利分房刚刚开始增长的水平。从这个投资增长来看的话,确确实实开发企业的投资信心仍然不是很足。那住宅投资开发增长只有3.4%,可以看到曲线的情况,投资市场情况也不是那么乐观。唯独办公楼和商业稍微好一点。这是投资的增长情况。

  从主要城市投资增长情况来看,整个增速都在下降,北京、成都居首位。可以看到我们是北京、成都、广州、苏州、深圳这几个城市,投资额的增长率是负值。所以大家现在在做投资的时候,投钱的时候要格外的小心。

  资金来源可以看到,确确实实1—4月份整体市场资金的情况,所有开发商资金压力有所缓解。我们定金及应收帐款增长率1—4月份增长率是10.3%,2008年下降了12.9%。个人按揭贷款增长率是28.7%,2008年全年下降了2.7%。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到预收帐款以及通过卖房按揭贷款的钱,对我们整个环比资金压力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条曲线可以看到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及其它资金增长率的情况,银行和预收帐款有很好的增长,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资金压力。 

  可以看一下环比的情况。这是五个几个城市环比的量,好几个城市都是下降的。五月的销售情况来看,每年的五月应该都是比较好的情况,但是相对于四月都要好,往年的情况来看,这张图表上体现的是2007年的1月一直到2009年的5月。这个数字可以看到,每年的五月应该比四月好,但是今年的五月有几个城市表现不是非常好。其中北京、上海、武汉、重庆、南京相对于四月环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北京下降了9.7%,上海截止到30号,下降到14%,重庆下降了30.9%。从这里来看,同比在增长,但是环比的情况不是一路高歌的。这张图表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

  我们在分析各个城市不同成交量、上市量和关系的时候,我们也分析各个城市调整到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很多企业界的朋友都在探讨,这一轮是回暖还是回转。我们也在探寻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一下不同的城市调整的时间和力度有差异。这张图表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2006年1月到2009年5月每个月成交量的情况进行展示。我们可以看到深圳成交量最高峰的时候在2006年的年底和2007年的年初。而北京、上海成交量最高的时候是2007年的八九月间。在这个过程中有高位和低位,对比高位和低位,深圳最早进入调整,也最早走出我们市场最低谷的时候。其它的城市相对于深圳来说大概晚了6—9个月不同的时间。我们研究的时间对照不同的城市、不同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

  调整的力度也存在一些差异。像我们深圳这一次调整的力度,深圳上一轮调整中应该比较大一些,调整也相对早一些。我们北京、上海成交量的调整相对于晚一些,而且我们调整的幅度也不如深圳,我们回升的幅度也不如深圳那么明显。这是我们对比情况的分析。

  再把市场批准上市的量和同期实现的销售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做了当期的销供比。2007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销售比都大于1,而2008年这些城市全部小于1,基本上0.6左右。2009年1月5月份这些数字都大于1,深圳都接近2的水平。我们上海整个销供比也超过1.2的水平。这就是整个销供比的情况。可以看到1—5月销供比不断地上扬。

  除了当期推出批准上市的楼盘都在当期消化了,并且还消化了一部分存量,市场可售量逐渐减少。图上可以看到,2007年1月到2009年5月,可以看到2007

  年市场非常好,2008年开始市场累计的存量不断上升。今年1月开始市场累计的存量又在减少。累计存量来看北京是比较多的,其次是重庆和武汉。我们上海、杭州,华东地区累计存量相对来说小一些。这是市场中累计存量突显,可以看到市场可售量变化的情况。

  这里是出清周期的分析。我们按现在市场中累计可售量除以过去6个月平均的速度,算出清周期。可以看到2009年的时候我们的出清周期确确实实大幅度缩短了,可以看到这张图表也是2007年1月到2009年5月每个月出清周期。2008年的时候,2008年10月、11月的时候很多城市累计率是非常高的。但是现在可以看到,这些城市所有的出清周期都在缩短,北京是12个月左右,上海应该在5个月左右的水平。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市场中存量的出清周期也在缩短。按正常,我们认为出清周期应该在6—9个月。通过这个出清周期我们也可以看到市场整体供求关系。

  这是整体市场表现,我们从整体上市量、交易量和供需对比关系和各个城市成交的变化,可以看到整体市场成交的表现。

  我们再来看一下正常市场运行情况,因为我们不仅看到微观市场的变化,同时我们要看一下宏观市场整体运行情况。首先看一下土地的情况,1—4月整个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了28.6%,开发面积同比下降了12.2%。开发面积和购置面积双双下降,因为我们企业仍然不是信心十足的拿地、买地,开发。不是这种情况。从两条曲线可以看到,土地开发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增长率变化情况,可以看到今年以来这两个数字都在零以下,一直保持在零以下的水平。

  我们再来看一下土地的招拍挂市场,我们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对全国60个大中城市招拍挂市场进行监测。住宅用地相对于2008年同比下降了31%,而我们成交的住宅用地面积同比下降了57%。这个数字也是可以从招拍挂市场可以看到。这个表是2007—2009年全国60个城市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变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推出和成交几乎都在下降,楼面价格也是负的增长,降的幅度,每个城市不一样。

  2009年1—4月我们仍然有一些地在流拍和流标,2008年全年60个大中城市流拍和流标是1600宗,面积约8000万平方米,规划面积超过1.6亿平方米,相当于07年总供应量的1/左右。初步估计一下,损失的地价是2000亿左右。

  下面的表可以看到流拍和流标的原因。从地价的情况看,这张图表可以看到2007年和2008年同比地价的情况,红色表现下降的情况。看到主要城市2008年招标市场拿到的地价相对于2007年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今年以来,特别是近一个多月以来,也有一些地块出现成交溢价非常高的情况。4月5号一直到5月12号,到5月底不断出现溢价。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下,这些地块全部都是城市中心区的位置,比较好的地块。北京富利拿的地,那块有很好市场把握度,并且有比较好区域市场的认同地。当时也是以很高的价格拿的地,复利进入北京第一个项目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是属于整个市场溢价的情况。开发商经过2008年这轮调整之后,大家都深刻地认识到在大城市的城市中心区市场抗风险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如果在二三线城市市场抗风险度就比较弱。经过这轮市场调整和对市场认识以后,我很多大企业都愿意在大城市的城市中心区拿地。这也是主要的原因,导致最近一个多月以来城市中心区这一块溢价比较高。

  这张图表是百强企业,四五月份拿地的情况。可以看到拿地总体金额没有超过20亿。从总金额可以看到一方面大家还是比较谨慎的,从单价的对比来说,如果对同等地区的地来说,还是有很好优势的。

  这是土地市场的情况,我们再看一下投资的情况,从投资来看,在过去几年当中,哪怕到2008年第四季度,我们房地产投资增长率都在20%,甚至再高的水平,高的时候达到35%。但是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1—4月份累计全国商品房投资增长率只有4.9%。可以看到目前市场投资的积极性性不是那么高。我们对比了一下,过去多少年的投资额增长,这个数字相当于1999年投资额增长率的情况。相当于福利分房刚刚开始增长的水平。从这个投资增长来看的话,确确实实开发企业的投资信心仍然不是很足。那住宅投资开发增长只有3.4%,可以看到曲线的情况,投资市场情况也不是那么乐观。唯独办公楼和商业稍微好一点。这是投资的增长情况。

  从主要城市投资增长情况来看,整个增速都在下降,北京、成都居首位。可以看到我们是北京、成都、广州、苏州、深圳这几个城市,投资额的增长率是负值。所以大家现在在做投资的时候,投钱的时候要格外的小心。

  资金来源可以看到,确确实实1—4月份整体市场资金的情况,所有开发商资金压力有所缓解。我们定金及应收帐款增长率1—4月份增长率是10.3%,2008年下降了12.9%。个人按揭贷款增长率是28.7%,2008年全年下降了2.7%。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到预收帐款以及通过卖房按揭贷款的钱,对我们整个环比资金压力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条曲线可以看到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及其它资金增长率的情况,银行和预收帐款有很好的增长,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资金压力。
  我们看一下整体市场施工面积和开工面积的情况。施工面积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新开工面积降幅仍然较大。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绿色的线属于我们新开工面积,新开工面积是负的增长,而我们蓝色是属于我们施工面积,增长非常有限,增速下滑的非常厉害,是一条非常陡的曲线。从这个来看,大家在推进施工进度的时候也会根据我们市场的销售情况进行调整。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新开工项目,或者继续施工都根据市场情况变化,都持比较谨慎的态度。

  主要城市的情况可以看到,我们主要城市整个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增速也是比较缓慢,几个城市降幅都比较大。我们再从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情况来看,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今年一—四月整体北京、上海等等大城市增长还是比较面积的。再从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以及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的关系可以看到,在建面积相对于销售面积仍然还是比较大的数字。2009年空置面积仍然是小幅度上升的状态。从价格的情况来看,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可以看到,整体价格是处于企稳的状态。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来看,可以看到我们指数也是整体企稳的状态。

  最后再给大家介绍一下主要企业在一季度整体市场经营的状况。

  我们整个一季度市场,龙头开发企业在这个市场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销售业绩增长的非常明显,带动了整个市场的回升。可以看到,我们万科1—4月销售额和销售面积都非常可观。销售额是174.9亿,同比增长了21.4%。保利表现最为突出,销售额的增长是212%,非常突出。世贸一季度同比销售额增长是346%。很多企业说今年保持去年的水平就不错了,只有他首家提出来调整年度的计划。可以看出来一季度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

  从各个楼盘情况来看,今年主要城市进行了监测,包括北京这种城市,北京前十位楼盘能占到市场份额的30%,前二十位的楼盘占到市场中40%的水平。主要大企业做的项目在市场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带动这轮市场中的回升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收入来看的话,一季度沪深盲目性整个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小幅度增长5.3%,利润下降了12.3%。主要原因价格和2008年的价格一定程度还是有差异的。前段时间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降价、促销。还有高价拿地,2007年拿了高价地也有关系,成本的增加也有关系。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我们上市公司整个收入的增长以及利润的增长情况,特别是利润下降的情况,上市公司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同时可以看到预收帐款的增长还是非常突出的,这样的话可以看到未来大企业,未来业绩增长值得期待。2009年一季度可以看一下,预收帐款的增速相对于2008年度增长了4.8%,跟上年同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特别是万科一季度末应收帐款已经拿到了273.9亿,较2008年提高了14.4%。存款的增长,增速显着放缓,货币资金的增速在加快。可以看到两条不同的曲线,黄色是我们存货的情况,紫色是货币资金的情况,可以看到这个数字是两条明显的“剪刀差”。在整个一季度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采取去库存的策略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从市场中获得了很好的货币资金。

  现金流情况来看,一季度这些企业现金流的状况还是不错的。昨天晚上听潘石屹在北京电视台谈整个楼市的情况,他说什么时候买房?他说去年年底的时候买房最好,因为那时候开发商资金特别紧张,最近开发商资金压力缓解了,就没有那么着急了。现在来看,我们这些企业资金压力明显的降低了。

  货币存量的增加使得短期偿债能力不断程度上升,好几个公司都有非常不错的货币持有量,偿债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资金融通渠道也有所放开,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各种方式都争取了一些银行的支持,或者资本市场的支持。包括潘石屹的SOHO在中国银行获得了100亿的贷款,保利的增发等等,通过不同渠道获得了资金支持。这些大企业未来发展状态非常好。可以看到市场集中度也在逐步提高。

  在这轮调整中,对于这些有实力、有品牌、有准备、有核心能力的企业是很好的机会。今天时间非常有限,就说到这。再有什么问题,可以再次沟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