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宜居网 用户登录 注册账号
联系我们 关于宜居网

“北京模式”能否成为全国榜样?

发布时间:2011-04-01

来源:中国网  作者:童大焕
    继成为全国首个2011房价调控目标“稳中有降”的城市之后,首都北京昨天又提出更为明确的住房保障目标,规定:今年未按时完成保障房用地供应计划的区县,原则上不得再供应商品房用地。
  在此前各地的供地计划中,我们从未见到这样的要求,显示了北京市政府加大保障房建设的决心。人们关心的是,既然作为首都的北京带了一个好头,它能否成为全国的榜样?它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示范和推广效应? 
  北京能否成为全国榜样,取决于两点:一是各地的土地储备是否像北京一样丰厚;二是各地的商业用地和商品房用地产出是否能像北京一样利润极高。 
  对于很多土地价值不那么高的城市和地区,要效仿北京可谓勉为其难。这不完全是决心和意志的问题,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繁荣的商品房市场,保障房市场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原因很简单:保障房不是空中楼阁,不论是保障房用地还是保障房建设资金,其实都需要一个健康、繁荣的商品房市场进行补贴和输血。商品房皮之不存,保障房毛将焉附?而在很多道路交通型城市以及工业型城市,不仅保障房用地、公共交通用地、公共管理用地、公共服务用地需要商品房补贴,而且大量工业用地也需要商品房补贴。而在高密度和高度繁荣的一线城市,再贵的商品房和商业用房都会有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买单,在中小城市则没有这么多的外来人口支撑高房价。这便是中小城市和农村拆迁、征地矛盾往往比大城市尖锐的原因。 
  通过这个简单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房价恰恰是因为商品房承担了过多的像保障房和公共交通、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任务。要加强保障房建设,有赖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作者为信孚研究院研究员)